- A+

阅读原文
可能得分情况吧:
1
如果,本来就有小时工做家务,两小时 100 元;
那么,现在孩子承包这摊家务,且保质保量,可以给他两小时 100 元。
这是正常的劳动力更替,不影响原本的供需市场。
2
如果,日常的洗碗扫地倒垃圾,原本就是自己做,也没有支出;
那么,现在孩子参与这类家务,就没钱拿。
他之所以做这些家务,不是替我们减轻负担,
而是他自己已经有能力、能胜任的证明。
3
如果,本来是我做的家务,例如做饭,但我因为加班没空做饭。
这时孩子主动提洗根黄瓜、开盒牛奶、撕开面包,还给我「做」了一份,
那我会感激他对我的爱和关心,但不会给他钱。
毕竟,平时我给他们做饭,也没人给我钱啊。
4
在我家,赚钱零花钱的方式主要有三种:
第一,别人的馈赠。
比如,生日红包、压岁钱的一部分;之所以是一部分,因为家长要礼尚往来。
什么时候送出去的钱由他承担了,收到的钱他也可以全权支配了。
第二,劳动的收益。
孩子参与商业活动所获得的收益,按比例划分。
比如,如果我需要测评儿童类课程或者 APP,他付出了劳动,必须有收益。
第三,买卖的差价。
为了给他买到低价的泡泡枪,我批发了很多回家。
下午四点以后,我们就蹲在姥姥的小区门口的草地边卖泡泡枪。
获得的收益对半分,毕竟,他们也参与了真人示范和吆喝。
5
正常做家务想要钱?不存在的,你想想你做的事有没有创造市场价值?
你扫地,是因为你自己吃紫薯弄脏了一地,你污染、你治理。
6
「应不应该让孩子通过做家务来赚取零花钱」,我是这么看的:
满足生活必需的劳动,不创造商业价值,不赚钱,也不给孩子钱。
创造商业价值的劳动,赚了钱,一定少不了他那一份。
我不希望他从小就认为,做事是为了赚钱;
我希望他相信,做事是为了做事本身的意义。
即便未来他为了谋生而工作时,他依然会去尝试自己感兴趣的事、认为有意义的事。
如此,他便不容易迷失。
